用伟大抗战精神激发奋斗强军意志力量,向着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军队阔步迈进,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新的合格答卷
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在实战实训、联战联训中提高本领、砥砺血性,做到随时准备打仗、随时能打胜仗
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了吃劲奋斗的攻坚期、加油加压的冲刺期,广大官兵坚定担起这副光荣而又沉甸甸的担子
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坚决应对外部军事挑衅,震慑“台独”分裂行径,有效遂行边境管控、海上维权、反恐维稳等重大任务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黄明 梅常伟 郭明芝
2025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全军部队或走进红色场馆,或踏访战场遗迹,或对话抗战老兵,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铭记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取得的伟大胜利,致敬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的不朽功勋,进一步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决心和信心。
强固忠诚信仰,抓实攻坚任务,练硬打仗本领……广大官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用伟大抗战精神激发奋斗强军意志力量,向着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军队阔步迈进,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新的合格答卷。
铸牢忠诚 坚定不移凝聚在党的旗帜下
延河奔涌,宝塔巍巍。
抗战胜利纪念日越来越近,军事航天部队航天工程大学组织200余名中级指挥教育培训班学员回到延安,开展现地教学。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学员们循着革命先辈足迹,辗转于陕北黄土高原的梁梁峁峁,置身一孔孔见证过烽火硝烟的窑洞,用心聆听民族复兴的历史回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回首峥嵘岁月,展望新的征程,历史的深刻启迪回荡在学员们的脑海,也铭刻于全军将士的心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强军事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放眼座座军营,各部队深入贯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政治建军时代要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
铸忠诚,用真理提纯信仰——
“甘巴拉英雄雷达站”所属部队“雪域之星”理论宣讲服务队,深入基层、走近官兵做好阐释解读;“松骨峰特功连”官兵走访红色教育场馆、参观科技创新高地,提升理论学习质效;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镇江校区打造数字思政课堂,让学员从聆听者变为思考者、参与者……
全军各级一如既往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铸魂育人的首要任务,突出学好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进一步打牢官兵听党指挥、奋斗强军的思想政治基础。
铸忠诚,战斗堡垒淬火成钢——
1月12日,南昌舰迎来入列5周年。那天,一段南昌舰连续发射导弹,以5发5中撑起编队防空屏障的视频画面火爆网络。回顾这些年以冲锋姿态实现水面舰艇作战能力新跃升的不凡历程,全舰官兵感触最深的就是,部队凝聚力战斗力来自组织。
全军各级把政治整训作为全面加强我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有力武器,把备战、改革和建设实践作为检验组织功能的重要标尺,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更多像南昌舰党委一样的战斗堡垒加速涌现,带领官兵敢冲敢打敢争先、向战向强向打赢,朝着党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铸忠诚,光荣传统赓续弘扬——
今年6月,实战化比武开始在即,“血战磨河滩钢铁连”所在的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又一次响起冲锋号。1940年,在磨河滩战斗中,该连司号员李锁子数次吹响冲锋号,鼓舞全连官兵与数倍于己之敌血战20余小时,为主力部队实现作战意图创造了条件。如今,吹响冲锋号成为激励官兵站排头、当先锋的重要仪式。
陆军某部设立“传统教育日”,通过“红菜盘”等老物件忆传统,讲清坚定理想信念从哪里来;第74集团军某旅组织“硬骨头六连”官兵分享献身强军事业的感人故事……军魂不变、宗旨不忘、传统不丢、本色不改,广大官兵的忠诚底色更加鲜亮。
东部战区圆满完成环台岛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这是歼 -15 舰载机从海军山东舰起飞升空(2023 年 4 月 9 日摄)新华社发(安妮摄)
全力攻坚 确保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装备新老交替的节骨眼上,陆军某旅指挥通信连承担的一项重大课题迎来验收阶段。
选新装备,还是老装备?不少人说,老装备用得熟,更稳妥。但该连最终选择了列装不久的新装备,尽管这样可能面临考核验收评分不高甚至不过关的风险。
“备战打仗等不起,转型建设等不起,攻坚建军百年更等不起!”连队技术骨干边自己摸索,边向厂家请教,夜以继日、加班加点,最终圆满通过考核验收。
这是一个连队的攻坚选择,也是全军上下的共同意志。现在,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了吃劲奋斗的攻坚期、加油加压的冲刺期,广大官兵坚定担起这副光荣而又沉甸甸的担子,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创造性地推进攻坚任务,确保如期实现既定目标。
历史昭示——中华民族走出苦难、中国人民实现解放,有赖于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
使命催征——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必须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高质量推进规划落实。全军各级紧紧扭住“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这个事关全局的硬任务,对规划执行的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和精准把控,推进重大建设任务按时高标准落地、关键能力指标如期实现。
军事科研展现新活力。新修订的《军队装备科研条例》和《军事科研奖励条例》相继施行;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推行科研目标责任制,11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18个重大项目成功立项;国防大学把攻坚最新成果纳入教材、带入课堂、融入科研;国防科技大学建立健全容错免责机制,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军事科研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军事理论和国防科技创新步伐持续加快。
国防和军队改革向纵深推进。完善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职能,优化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编成,作战指挥链顺畅高效运行;陆军兵种大学、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联勤保障部队工程大学调整组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优化边海防领导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党政军警民合力治边机制,强边固防综合能力实现新提升……全军坚定不移实施改革强军战略,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军事治理水平持续提高。入仓资产达10万余件,累计借用近8万件次,这是全军战训保障型“公物仓”的成绩单。作为科学管理资产的一种新模式,“公物仓”通过物资共享共用,大大减轻部队人力、运力、财力负担。不只物资共享。东部战区打造“联合练兵域”,几十个军用机场面向所有军种部队开放,几百处训练场地实现信息共享、开放共用。这些成果,得益于全军各级深入推进管理创新,推动军事系统运行效能和国防资源使用效益持续提高。
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党的意志、人民的期盼,是人民军队必须扛起的时代重任、交出的历史答卷,全军官兵正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向着既定奋斗目标进发。
矢志打赢 锻造能战善战精兵劲旅
初夏时节,第82集团军某合成旅训练场上,一场合成营战术训练激烈展开,担任主攻任务的“刘老庄连”运用新战法,快速突破“敌”防御前沿,向纵深发起攻击。
1943年,该连前身82名官兵在江苏淮阴刘老庄与数十倍于己的日伪军展开殊死搏斗,全部壮烈牺牲。战后,当地百姓选送了82名优秀青年重建连队,并命名为“刘老庄连”。如今,连队官兵把“刘老庄连”精神融入每次训练、每场比武、每项任务,将“尖刀”淬出新锋芒。
“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全军官兵牢记“军队是要打仗的”,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在实战实训、联战联训中提高本领、砥砺血性,做到随时准备打仗、随时能打胜仗。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
6月,辽宁舰、山东舰航母编队赴西太平洋等海域开展训练,检验部队远海防卫和联合作战能力。这是中国海军“双航母”的高光时刻,也是实战化练兵的生动注解。
能打胜仗重在“能”,实战化训练贵在“实”。各部队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实战化军事训练热潮持续推高。
陆军某旅探索多机型换岗,培养飞行员精通一种机型、能飞多种机型、胜任多个战位;空军某雷达旅开展跨域轮换训练,强化全域机动作战能力;海军某基地组织多兵种小体系协同训练,让多兵种和不同专业一体联动,在互为条件的真打实抗中锤炼攻防硬功;空军某航空兵旅采取“背靠背”方式展开对抗训练,检验多机型混编战法,增强飞行员空中态势感知和协同作战能力……训练越实、能力越强、信心越足。
——战时联战,平时联训。
年初以来,各战区发挥联战联训枢纽作用,用现实任务牵动联合训练,用作战方案主导联合训练,用检验评估撬动联合训练,真正实现联合训练引领军兵种训练、军兵种训练支撑联合训练。
空军某基地开展跨军兵种协同训练,基地部队、友邻各军兵种部队在联合体系中磨合战术战法,平时是训练编组,战时是作战模块;北部战区海军将远海编队训练任务打造成联合作战练兵平台,战区、军兵种相关单位联研共训,推动各作战力量从兵力协同向融合增效转变……“联字诀”不断催生新战力,各部队联合制胜、体系制胜的训练路子持续走深走实。
——新质战斗力加快生成。
西部战区某部,一场体系支撑下的多兵种协同作战训练中,新域新质作战力量以“主力”“主角”融入作战、支撑体系,多力量合成、有人无人混编的效能优势不断凸显。
联勤保障部队某部,无人机、“机器狼”、履带式无人救护车等无人智能装备在卫勤训练中大显身手,“智慧联勤”不断向即时感知、精准判断、智能决策、聚优保障迈进。
东部战区陆军某旅,网络信息体系将各作战力量、单元、要素融为一体,数据信息快速汇总流转,作战指挥更加高效,“陆地猛虎”插上“信息之翼”。
放眼全军,各部队大胆创新探索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和运用模式,推动新装备新力量加快形成实战能力,新质战斗力加快生成、可靠管用。
不辱使命 以实际行动续写胜利荣光
每一朵鲜花都饱含思念,每一次瞻仰都心潮澎湃。
先烈们牺牲83周年之际,陆军某部“马石山十勇士班”第48任班长曹世毫和战友们专程来到山东威海,登上层峦叠翠的马石山,踏访当年战斗发生的地方,汲取前进力量。
1942年,日伪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合围式“扫荡”,八路军胶东军区5旅13团7连6班10名年轻战士,执行任务返回途中路过马石山,看到群众被敌人围困,先后4次冲进包围圈帮助他们转移。
“战斗到最后,全班只剩下3人。班长王殿元和两名战士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曹世毫说,当那一天来临,他和战友们作为英雄传人,将像前辈们一样用生命去战斗。
安享和平是人民之福,保卫和平是人民军队之责。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面对严峻复杂风险挑战,广大官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忠实履行保卫祖国安全和人民和平生活的神圣职责,忠实执行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使命。
为了和平安宁,践行共同安全理念。
2月,包头舰、高邮湖舰组成舰艇编队,参加由巴基斯坦海军组织的“和平-2025”多国海上联合演习,与各国参演舰艇围绕海上补给和联合反海盗、搜救、防空等内容展开演练;
4月,中埃“文明之鹰-2025”空军联合训练拉开帷幕,这是中国空军首次出动体系力量赴非洲开展联合训练,也是中埃两国空军首次进行联合训练;
5月,“中新合作-2025”海上联合演习、中柬“金龙-2025”联合演习先后举行,进一步增进交流互信、深化务实合作。
不管是双边交流还是多边场合,中国军队始终高举合作共赢旗帜,有力阐释全球安全倡议等重大理念主张,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投身国际军事合作,汇聚应对全球安全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与合力。
为了和平安宁,履行负责任大国军队担当。
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营区,深埋泥土之下的雷场威胁着友军安全。难题面前,中国维和军人冒着超过50摄氏度的地表高温,一寸一寸扫除雷患,被联合国地雷行动处称赞为“世界上最好的扫雷队伍”。
在南苏丹,工兵分队昼夜奋战抢修道路,穿越泥泞与酷暑,打造通往和平的坦途;在阿卜耶伊,直升机分队穿梭云层,执行紧急后送任务,从战乱漩涡中抢回生命……中国军人以热血浇铸和平盾牌,用行动诠释大国担当。
为了和平安宁,敢于斗争、敢于亮剑。
4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位台湾海峡中部、南部相关海域组织“海峡雷霆-2025A”演练,检验部队区域管控、联合封控、精打击要能力,展现出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意志和强大能力。
全军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坚决应对外部军事挑衅,震慑“台独”分裂行径,有效遂行边境管控、海上维权、反恐维稳等重大任务,以顽强斗争精神和实际行动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始终做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
速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